2)第五百三十八章 结果(求订阅)_重铸刚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大明盐行食盐的售卖价格已经比数月前降低了足足五成之多。

  这直接就导致了大明食盐的消费量大为增加,之前很多不舍得买盐的人都去买盐。

  朝廷也有条不紊的开始扩建大明的各个盐场,招收更多的百姓从事其中,不断的扩大食盐的产量。

  这正是朱由检变革盐法的目的之一,甚至是最为重要的目的了,自从直到大明的盐价时,他坚定的认为大明的盐实在是太贵了,简直是贵的离谱。

  江南市面上,一斤盐要两到三钱银子,而五钱银子就可以买大米一石了,这意味着什么?一斤盐可以换将近七十斤的大米啊,这也太疯狂了。

  而盐的“出厂价”是多少,灶户卖给朝廷是400斤盐换一石大米,朝廷再卖给盐商是一两白银多一点儿一石盐。

  这中间究竟差了多少倍!

  这也是为什么有大量的灶户将自己的生产出来的盐卖给那些盐商,这实在是太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这样的价格朱由检相信大明必然有大量的白银没有食盐吃,或者是吃的极少极少!

  而事实的确是如此,之前朱由检巡视天下时,他的亲身所见更是让他看清了这一切。

  更何况按照这个价格,食盐绝对是无与伦比的的暴利,这简直此后世的毒品贸易都挣钱。

  然而建立在大明百姓极度痛苦之上、暴利的盐,最终获得利润却大部分都落到了那些盐商手中,到朝廷手中的那是一个微乎其微。

  因此朱由检就准备将盐完全由朝廷经营,想尽一切办法将盐商给排挤出去,同时由朝廷完全掌控之后,也开始不断的降低盐价,让大明的百姓能够吃上盐。

  和后世一样那是完全不可能的,但是也至少比现在要提高还是要有的。

  再加上现在的水泥官道几乎修到了每一个大明县城,运输量巨大的四轮马车不断普及,占领草原后大明境内马匹价格的不断下降,食盐的运输成本快速下降。

  这个时候完全可以降低盐的价格,提高盐的产量,“薄”利多销,如此以来,不仅大量的大明百姓能够吃饭盐,灶户们的收入也是增加了许多,大明朝廷的收入甚至并不会因此而减少。

  按照朱由检的计划,在崇祯四年的年底,大明所有县的盐价必须要低于一斤盐一钱银子,也就是一百文钱,在五年后,大明的盐价盐继续下降,达到一斤盐五十文钱。

  而这同样对大明盐的产量提出了巨大的要求。

  因此接下来的几个月大明的所有盐场官员压力都颇大,他们不断扩展盐场的面积,招收大量踊跃报名的百姓,大规模推广晒盐法。

  而效果也是极为显著的,各地的盐场的产量在八月份就恢复到了大明两百多年的最高水平。

  尤其是在那些贪赃枉法的盐场官员在当地盐场当着众多百姓的面被斩首后,各地盐场的盐工们产生了极大的生产热情。

  到了十一月底,大明食盐的产量节节攀升,目标也顺利达到,大明百分之九十九的县盐的价格已经降到了一钱银子一斤盐的水平,同时还在持续下降。

  整个大明到处都是对大明崇祯皇帝的感激之声,完全可以说是民心归附!

  …………………

  请收藏:https://m.sfeel.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