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零五章 暗流涌动(求订阅)_重铸刚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成本就低,他们从南方向北运成本太高,他们真的抢不过少府。

  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于是扬州的大盐商在某天夜晚进行了以此小规模会议,经过一番商谈他们暂时定下了两个主意,一是想尽一切办法去长芦盐场打听清楚,他们怀疑长芦盐场有新的制盐之法。

  二是他们自己的盐业要降价了,无论如何不能让朝廷的盐再扩张下去了,一个布政使,数百万人的用盐足够朝廷吃的了。

  就在盐商开始和少府的盐业开始竞争之际,崇祯三年五月初四,私盐案经过将近一个月的审理,今天终于要正是宣判了,一大早大量的士子百姓都来到今上登基以来在京城设立的公审台周围。

  当郑三浚等三位主审官到来时,此地已经挤满了人,初步估算也有数万人。

  三人都是见过大场面的,现在完全是丝毫不慌,三人有条不紊的申案,一名又一名的罪犯被带到高台上,专人诵读他们的罪证,以传达给下方的百姓,最终被三人下达处罚令,该杀的杀,该流放的流放。

  足足用了三天时间,此案才宣布彻底结案,被判秋后问斩的也已经超过百人,皆是罪大恶极之辈。

  ……

  可惜这个时候朝中重臣们都在忙碌着其他的事情,大明彻底开放海禁已经走到了最后关头,就在郑三浚等人忙碌着审理大案、少府盐业和大明盐商联盟暗中斗法之际,朱由检等人正在对接下来的海贸政策进行着不断的调整。

  很快又是近一个月获取,五月三十,大明皇宫武英殿中,大明朝廷的一杆重臣皆在于此,一众朝臣此时皆是面色略带苍白,紧张的盯着正在看着手中厚厚奏折的朱由检,等待着皇上最后的决定。

  按理说开海禁的具体策略交给税部来制定就足够了,毕竟这开海禁最积极的就是税部和鸿胪寺了,而且海禁最重要的是什么,还不是收税吗?

  因此其他各部尚书并不太愿意掺和其中,并不是他们不支持皇帝,实在是他们有其他要事要做,尤其是今天多灾多难的大明北方再次发生了大旱,旱情比崇祯元年可谓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他们这些人都在忙碌着开始筹备赈灾了。

  可是皇上却将他们都给拉了进来,皇上要他们做,他们也不敢不做,况且能够名正言顺的参与到税收的制定中这可是一个巨大的权力,也是有不小好处的。

  可谁又能想到,皇帝对这个事情要求这么严格,自从三个月前他们拿出第一版的细则被皇上提出一大堆问题,打回修改,到现在这种事情已经发生了五次了。

  希望这次能让皇上满意吧,不然的话是真的要遭罪了啊,他们从来没有想过一个小小海贸体系的建立怎么就牵扯到了这么多的事情?而且这样类似的事情皇上可是从来没有做过的啊,这次怎么?

  大殿内的寂静持续了很久,一直到朱由检仔仔细细的把它看完。

  朱由检缓缓合上奏折,脸上终于露出了众臣期望见到的笑容。

  “好,现在这一份细则就很不错,各方面考虑的都很齐全,朕很满意。

  诸位爱卿,为了表示朝廷对此事的重视,明日朝廷会召开大朝会,朕会当庭宣布。

  大明海禁政策将于崇祯三年六月初一正是废除!”

  “吾皇圣明!”

  请收藏:https://m.sfeel.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