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一十八章 改换门庭_顾道长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识印记,可收进识海。

  她这个就很费工夫,要用葫芦装,再连着葫芦一起炼制。

  想想看,一个如此如此美妙的人儿,举着一米多高的大葫芦,噗噗往外狂射——惨不忍睹!

  …………

  天柱山,道院。

  如今的道院可不像最初那般冷清,三十六派,每派出两人,共七十二人,再加上原有的,刚好一百零八之数。

  这七十二人,其实就是杂役,负责后厨、洒扫、殿务、知客等工作。没有一个抱怨的,心里都清楚,这是什么地方。

  傍晚六点钟,正是做晚课的时间。道门的早晚课时间不固定,门派各不相同,这里是早课5-7点,晚课5-7点。

  “灵米到了!”

  随着一声喊,两个道人进了厨房。每人拎着两袋米,一袋有一百斤,轻松松的毫不费力。刚刚放好,就有人拆袋淘米,手脚麻利的下锅蒸煮。

  而另一边的灶台上,另有三个道人做着斋馐。

  后厨共六人,已经干了几个月,彼此相熟,见典造王元吉不在,就轻轻悄悄的闲聊起来。

  “听说峨眉山要开发了,卢师兄肯定要去的,就是不知陪同的是谁。”

  “我怎么听说还早啊,国家因为火洲耗资巨大,要休养生息一段。”

  “国家的底蕴不是那么简单的。再说了,就算砸锅卖铁也要开发峨眉,等着瞧吧。”

  “当!”

  “当!”

  聊得正欢,忽听外面钟声响起,在山间回荡。这是晚课结束,准备开饭的意思。

  六人立马闭嘴,快而不乱的盛好饭菜,穿过一道小门,送到前面的饭堂内。不多时,道人陆陆续续的来此就食。两派之间的关系比之前要轻松许多,以前都是分坐,现在也有混坐,平日也能说笑几分。

  经过这么长时间,尤其火洲事件的冲击后,大部分人都认同了“既入齐云,再无派别”的说法。

  而与此同时,在正殿西侧的经堂里,还有两个人没走,一是谭崇岱,一是石云来。

  “师弟,昨日你讲,十年之损,一年用功补之。”

  谭崇岱似乎更消瘦了一些,面色愁苦,问道:“我今年七十一岁,还来得及么?”

  “以师兄的情况,五年可成筑基。”石云来没隐瞒。

  “五年,七十六岁……”

  老道一时恍惚,随后又喃喃道:“不算晚,不晚,不晚!”

  话说内丹修炼,起步即为筑基。基者,修炼阳神之本根,安神定息之处也。基必先筑者,盖谓阳神,即元神之所成。

  简单说,筑基就是修复身体,益补精气神的功法。

  内丹派有一句话,叫百日筑基。但真正所需的时间,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还要看资质悟性。男性从16岁算起,每大十岁,筑基就要多用一年。

  其完成的标志,从角度上看各有不同

  请收藏:https://m.sfeel.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