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八三章 楚选官_残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小不忍则乱大谋,现在正是有求于汪克凡的时候,只能做出让步,承认既成事实。

  “还请六修先生见谅,这件事我不能答应,如果北伐前敌粮饷吃紧,后方官吏却一味推诿搪塞,我肯定会将其免职,另选能干可靠的官员……”事关原则问题,汪克凡毫不让步。

  北伐提督节制江南三省不是一句空话,而是有相应的权力保证,比如人事上的任免权……南直隶和浙江不设总督一类的封疆大吏,最高的文官应该就是巡抚,但是具体设几个巡抚还没有确定,将来免不了还有一番争斗,汪克凡控制了人事上的任免权,巡抚的权力相应就会变小。

  从此以后,隆武朝廷的地方官分成了两种,一种是隆武帝任命的京官,另一种是汪克凡任命的“楚选官”。

  ……

  改革军制是个麻烦事,只能逐步向前推进,首先改变的是编制。

  经过准备和动员,在南京一带休整的恭义营、长沙营和蒲圻营首先做出改变,新设师、旅两级编制,兵力最多的恭义营拆分成两个师,蒲圻营设为一个师,兵力最少的长沙营暂设为旅。

  在中基层编制中,长枪兵、弓箭兵、刀盾兵等冷兵器兵种仍然维持原有编制,四什为一队,四队为一哨,四哨为一营,分设长枪营、弓箭营、刀盾营,直属于旅一级编制。冷兵器战有自己的特点,四四制编制更为合理,生搬硬套现代的三三制编制反而会引起混乱,唯一发生明显改变的,就是营一级编制和原来的含义完全不同,一个营只有几百人。

  火枪兵和工兵直接改为三三制编制,什改为班,队改为排,哨改为连,上面再设火枪营和工兵营,同样直属于旅一级编制。

  这两年来,火枪兵已经成为楚军的主力兵种,原有的编制在实战中产生了很多问题,汪克凡正好水到渠成的进行改革……以营连排,三三制为基础的军队编制最适合热武器战争,是另一个时空里历经数百年的历史选择,世界上绝大多数军队都采取这种编制不是没有原因的,因为其他稀奇古怪的编制早就被残酷的战争自然淘汰掉了。

  按照汪克凡的计划,西骑营和江骑营两个骑兵营原则上也要改为三三制,遇敌时以一部主战,一部掩护侧翼,一部担任预备队,可以更为合理的使用兵力……在宁镇会战中,清军各部带来了两万多匹战马,除去各种损失后,楚军一共缴获了四千多匹可以继续使用的战马,西骑营和江骑营战马老化的问题得到解决,还能再扩充一部分骑兵。

  受伤的战马经过仔细挑选,挑出了五百多匹年轻健康的母马,再找一些品种优秀,没有经过阉割的公马。就可以送到后方配种养马,为骑兵部队提供长期的补充……在南方大规模养马等于在烧钱。为了进入北方

  请收藏:https://m.sfeel.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