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六九章 民意_残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多衣冠楚楚的士绅也加入了这个行列,带着整个宗族一起请命。七嘴八舌地控诉着满清的暴行,要求把这些清虏全部处死。汤来贺摇了摇头,脑袋里乱糟糟的好像一团浆糊,江南素来以民风柔弱著称,眼前这番景象却大异其趣,大批的士绅会如此支持楚军,更是个非常不妙的兆头,什么地方一定出错了,早晚会有大麻烦。

  汪克凡伸手往下一压,数千楚军官兵立刻停止呼喊,围观的百姓很快也静了下来,汪克凡的目光缓缓扫过众人,不徐不疾地说道:“军心不可违,民心不可背,但是朝廷法度也不可轻废,这些鞑子兵杀还是不杀,先听我说一段故事,大家再做计较。”

  说故事?这是唱的哪一出?万元吉和汤来贺对视一眼,心里都生出一股不祥的预兆……军民百姓闹成这样,杀掉那几百个八旗兵俘虏就是顺应军心民意,事后谁也挑不出理来,汪克凡却偏偏引而不,分明是要借题挥,联想到他以前的行事习惯,总是在出其不意的时候狠狠朝对手捅上一刀,今天没准又撞到枪口上了。

  “我今天要讲的,是楚军杀鞑子的故事,这个故事憋在我心里很久了,一直是个解不开的疙瘩,今天就和各位父老乡亲唠一唠。”汪克凡陷入回忆,慢悠悠的说道:“一个月前,清虏数万大军被困在茅山,为了逃命向我军起猛攻,有一员清将叫爱新觉罗?扎喀纳,是老奴努尔哈赤的侄孙,和我军吉安营连日激战,被打得丢盔卸甲,他就想出一条毒计,抓来了上百个大明百姓,逼着他们上了战场……”

  汪克凡说的故事,就是当初一七七高地上生的真实战例,他把前因后果都说的清清楚楚,也没有回避一部分百姓死在楚军枪炮下的事实,又详细讲述了徐囡囡的事迹,引得周围士绅百姓一阵阵感慨,一阵阵叹息。

  这个故事是如此残酷,一听就是真事儿,心肠软的眼睛就红了,脾气直的纷纷喊了起来。

  “这怪不得楚军呀!”

  “都是鞑子心狠手辣!”

  “一定要把鞑子都杀光,给乡亲们报仇!”

  “徐囡囡是个好样的,汪军门应该重重封赏他!”

  ……

  “徐囡囡因为临阵脱战,不能算作烈士,没有封赏,也没有抚恤银子。”在一片激动的感慨和不平声中,汪克凡接着说道:“但我以为,徐囡囡冲出去时候,心里只想着救百姓,已经把生死置之度外,并不在意这些身后的东西,幸好他的努力没有白费,终于救下一个尚在襁褓中的孩子,今天也被带到了这里。”

  随着汪克凡一招手,顾宗福小心翼翼地抱着孩子走了上来,站在纪念碑前面把两手猛然一举,粉嘟嘟的娃娃在空中不停挥舞小手。引来一阵猛烈的欢呼。

  “这个孩子的父母亲人都死了,也不知他叫

  请收藏:https://m.sfeel.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