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一三章 死循环_残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战。交战双方比拼的就是全方位的综合实力,除了三军将士的奋勇厮杀。后勤运输也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你有再多的兵员物资和武器弹药。运不上去也是白搭,把补给物资及时投送到前线,甚至比一两场局部战斗的胜利更加重要……在人口稀少的宁镇山区里,济尔哈朗不可能再以战养战,明清两军回到了同一起跑线上。

  (八旗兵入关前后能够所向披靡,其中很大一个原因就是以战养战,靠抢掠富庶的中原地区来维持补给,完全不受后勤辎重的拖累。等到中原既定之后八旗兵失去这个优势,战绩就惨不忍睹的看不成了,比如康熙三征噶尔丹差**没累死。)

  张汉儒是户部主事,有过类似的后勤组织经验,对其中的难度深有感触。

  “学生第一次听说楚军‘后勤部’的时候,很是不以为然。我大明用兵,粮秣辎重素来由户部、兵部、粮道署、各军提调官共同筹措转运,楚军别出心裁再设一个后勤部,难免令出多门,徒增纠葛事端……如今看来,楚军的后勤部却是专事专管,把粮秣辎重安排得井井有条,了不起!果真了不起!”

  “怎么,比朝廷做得更好吗?”朱聿鐭很惊讶。

  在他的印象中,军队里都是一些目不识丁的大老粗,连算账都不会,和户部、兵部、粮道署那些“专业人才”根本没法比。

  “实不瞒殿下,楚军后勤部远胜朝廷各署,其实……其实不应相提并论的,单论输送粮秣军资之法,其中高下有如云泥之别!”张汉儒叹了口气:“我朝素来以文驭武,文臣武将之间有些对不上榫头,很难齐心协力输送粮秣。况且各军各营将不知兵,兵不知将,连‘知己知彼’的知己都做不到,又怎能‘百战百胜’?”

  一场大规模战役的后勤运输,就是一场复杂的系统工程,有太多的组织工作要做,张汉儒这些天仔细观察,楚军后勤部已经建立了一整套的相关流程,对每个细节都做到量化和标准化,才能实现这种高效的后勤运输。

  比如楚军的后勤物资都实现基数化管理,张天禄第一次听到“战材基数”、“弹药基数”这两个词的时候完全不能理解,后来才发现其中包罗万象,每个作战单位在一次战斗中使用的各种消耗物资都有准确的数量规定,子弹、炮弹、药品、箭矢、火药、食物……大到一个整编制的营哨,小到一个普通士兵,在补给中按照规定的基数进行配发。

  规定了补给物资的基数,就可以实现更高效率的保障制度,从统计到储备,再到运输和补充,后勤补给完成了标准化管理,也便于计算、沟通和保密。同样的“弹药基数”,对一个普通的火枪兵是一种含义,对一个几百人的炮兵队又是另一种含义,楚军内部可以无

  请收藏:https://m.sfeel.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