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零六章 和平改变大明朝_我与暴君相伴的日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好了,魏国公已经发誓,相信他会遵守誓言的。”

  杨丰满意地看着徐辉祖。

  现在终于完成他的计划了。

  “那么现在我以大夏国使者身份调停大明与大宋纷争,经过双方友好坦诚地协商,决定由山西百姓来决定山西的归属,而由山西各地青壮推选的诸位都头就在此处,请愿意山西归宋的站到这条线的右边。”

  他紧接着喊道。

  下一刻他们前方的地面上,一道火线急速蔓延,转眼间一条长三十步的火墙,将地面分隔成两块。

  那些都头们面面相觑……

  “诸位乡亲,你们可想好了,如今大明盛世,陛下圣明,四海升平,千万莫要做傻事。”

  一个耆老几乎哭着说道。

  他们现在真的哭了。

  这时候他们才明白,一切都是杨丰设计的,这是个阴谋,可怜他们还把这个妖孽当好人啊!自己掏钱掏粮食给他做事,帮着他把布局完成,让他实现阴谋。魏国公发誓有屁用,他只是山西的守臣,又不是皇帝,皇帝百战得来的山西,怎么可能因为刁民们不愿意归大明就放弃。只要这些混蛋在杨丰蛊惑下,选择归属大宋,那么紧接着来的肯定是朝廷征讨,而他们这些尽人皆知的带头人,那有一个算一个都是抄家灭门……

  他们召集的青壮。

  他们带着青壮打死知州知县,火烧衙门。

  他们带着青壮包围会城。

  ……

  全是他们带头。

  只要朝廷的大军过来,他们统统都是凌迟的货。

  那些都头们犹豫中。

  “大明好什么?出个门都得要路引。”

  一个都头愤然说道。

  “大宋也有,叫凭由。”

  一个耆老苦口婆心地说道。

  “呃,大宋也有。”

  众都头愕然。

  “对,大宋也有,不过后来沦为一纸废文,根本无人遵守。”

  杨丰很坦诚地说道。

  不能骗人。

  宋朝的确有类似路引的凭由,甚至佃户不再租地主的地,想换个地方谋生,还得地主给开凭由,否则连迁徙的自由都没有,好在宋仁宗废除了这一条。另外和明朝抓捕没有路引的一样,宋朝法律也抓没有凭由的,但后来有法却没有执行的,毕竟我大宋实际上缺乏明朝的统治力度。

  想抓也没那能力。

  我大宋所有财力都用来维持开封的繁华盛世,哪有多余的财力维持一个其实没什么用的体系?

  抓那些流民不得花钱啊!

  “咱们都是乡党,我家就在徐沟,你们都知道,我不骗人。

  大宋和大明都一样,自古历朝都没甚不一样,皇帝在京城,县太爷管地方,老百姓耕田纳粮,一直都是如此,摊上好皇帝能多吃几碗饱饭,摊上不好的皇帝就饿肚子,饿极了才造反,祖祖辈辈都是如此。宋朝若好岂会有靖康之变?若真是圣主明君怎么连国家都守不住?若是圣主明君怎么让遍地造反?

  大明虽说

  请收藏:https://m.sfeel.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