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3章 火线整编,前轻后重的布置!_我在雪豹当战神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必须予以补充。

  最后,他用剩下的八百余人,组建了一个炮兵连,一个重机枪连和一个补充营!

  其中炮兵和重机枪连都是加强连,各有二百五十余人。

  补充营有三百余人,但全都是这批补充兵力,最老弱病残的那部分。

  三营共有七八九三个连,在徐清风升任营长时。

  另外两个连活着的官兵里,军衔最高的就是一个中尉副连长。

  整编后,徐清风任命张志坚为八连连长,孙奎为九连连长。

  七连连长则由那名中尉副连长担任,此人名叫楚从戎。

  非黄埔出身,是一名从基层士兵,逐步升上来的老兵。

  曾参加过五年前的第一次淞沪战役,战斗经验极其丰富。

  也正是因为这样,他才能从持续不断的高强度战斗中,幸存下来。

  至于原九连幸存的十余名老兵,全都被徐清风安排到三个连里面担任排长,副排长去了。

  以他们的战功和作战经验,给这群新兵蛋子为主的补充兵当排长,完全没问题。

  这批从湖北刚补充过来的兵员,绝大多数都是各地的民团保安队,甚至抓壮丁进来的新兵蛋子。

  本质上来说,很多人都不能算是真正的军人,充其量就是一群乌合之众。

  因此,必须将原来的老兵打散,编入各连排,才能确保掌控部队,尽快形成战斗力。

  同样,为了保证整编后的机炮连具备战斗力。

  徐清风以周卫国的名义,从原来的八百名老兵里,抽调了二百多人。

  来担任重机枪和炮兵连的骨干,由他们来负责操纵重机枪和火炮等重武器。

  另一半补充兵们,给他们打下手,扛弹药。

  这样能最大限度的保证,这两支团直属重火力部队,在战斗来临时,发挥出一定效用。

  整编完成后,徐清风又以周卫国的名义,将二营从刘公庙撤出。

  与自己的三营,补充营,机炮两连,全都部署在刘公庙以西的野外阵地上。

  并且尽可能的将兵力密度分散!

  只留一营在前沿驻守,同时他还建议一营长,分兵进驻村子东边的原第35步兵联队的炮兵阵地。

  充当警戒阵地,以防万一!

  这样一来,国军在刘公庙村内的兵力密度,直线下降。

  被日军优势海空军火力,以及地面炮火杀伤的概率,也随之大大降低。

  徐清风这么布置,一营长很不理解。

  但有周卫国为徐清风撑腰,加上徐清风之前创造了奇迹。

  也只好闷声执行。

  差不多是,徐清风这边刚刚整编布置完毕。

  鬼子那边的反扑,便如约而至。

  请收藏:https://m.sfeel.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