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五十二章 大收获_重生香江之大亨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厚厚的隐形壁垒,光是软件兼容性问题,就足以让潜在用户们望而却步。

  那些应用开发商们不会对待英特尔的X86架构那样,为一款生死未卜的新处理器投入大量研发精力,用户如果想要使用新的处理器,就必须要忍受可选用软件贵乏的局面。

  其实不只是ARM,其他所有RISC架构的处理器,都从未在PC领域对英特尔形成过真正的威胁。

  英特尔的处理器从来不是在技术上领先的,相反在很长一段时间,英特尔的每一款新处理器都被业内批得一无是处。

  但英特尔凭借向前兼容这一个优势,就免去软件开发商从头研发的成本,硬是靠着所有人口中落后低效,应该被扫进历史垃圾堆的CISC,在PC领域横扫了所有竞争对手。RISC架构根本无法在个人计算机领域立足,最后只能转战工作站和服务器领域。

  此刻,英特尔的X86架构已经开发完成,并且筑起了深厚的专利墙,但是现在的英特尔因为存储芯片被一本厂商逼到墙角,才刚刚把主要精力放到半导体芯片上。

  所以雷蕴荣只要在1981年IBM发布PC之前,研发出成熟的RISC芯片,那到时候就还有一战之力。

  用32位元的ARM2与同样32位元的80386来进行PK,ARM2自然远远不如。但如果用它与16位元的80286进行比较,在运算性能上反而占优,更别提8086和阉割版的8088了。

  当然真正的市场竞争绝不是这样简单的数据堆砌,采用RISC设计的ARM架构,有着简单实用的优势,但也不是没有缺点,比如RISC架构的处理器由于运算快,对内存容量的需求也高。

  但这已经是雷蕴荣所能想到对抗英特尔这个未来巨无霸的最佳方桉,重生光环也不是万能的,没法让他凭空就变出一款能与X86相媲美的全新处理器。

  退一万步来讲,ARM架构即使在与X86的竞争中,依旧重蹈前世的覆辙也没什么大不了的,雷蕴荣提前把ARM抓在手中,等于把未来的移动通信时代抓在了手中,至少有一条退路。

  不过既然花了这么多的心思在里面,雷蕴荣肯定是不希望还是和前世一样,结果要有点不同。

  从香江中文大学回来,雷蕴荣又去了香江大学去了解了一下情况,不过他和香江大学这边不太熟,所以虽然他是投钱的一方,但还是感觉到了一点点隔膜,不像在香江中文大学那样亲切自然。

  这也是雷蕴荣想要建立自己的科研团队的原因,不仅仅是为了公司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掌控研发项目的情况。

  就这样,雷蕴荣总共花了两天的时间,详细地了解了荣耀电子和两所高校合作的情况,总的来说还是

  请收藏:https://m.sfeel.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